全国服务热线:028-88855955(24小时)

城市之变 于细微处还原成都治理的人本逻辑
时间:2017-12-11 来源:成都写字楼网 作者:
城市之变,于细微处还原城市治理的人本逻辑,于平凡处感受城市温度的提升。 地铁7号线开通、冬日暖阳中练习跑酷的少年、天府文化的校园传承、熊猫绿道建设……这些生活中的细节,体现了冲刺世界城市的成都,正通过公共服务、城市配套、生态环境、人文氛围的不断改善,向着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进发。 说到这座城市的变化,有人会摊开一张成都地图,看它的版图如何跨山脉、拓平原,以劈山破疆的气势打破圈层发展之困,重塑城市空间;有人会走上天府新区的街头,看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往来青年人才络绎不绝,饱览产业发展新气象。城市之变,往往如奔腾江水、气势磅礴。 “春江水暖鸭先知”,首先感受到切身变化的,是居…

 城市之变,于细微处还原城市治理的人本逻辑,于平凡处感受城市温度的提升。

  地铁7号线开通、冬日暖阳中练习跑酷的少年、天府文化的校园传承、熊猫绿道建设……这些生活中的细节,体现了冲刺世界城市的成都,正通过公共服务、城市配套、生态环境、人文氛围的不断改善,向着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进发。

  说到这座城市的变化,有人会摊开一张成都地图,看它的版图如何跨山脉、拓平原,以劈山破疆的气势打破圈层发展之困,重塑城市空间;有人会走上天府新区的街头,看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往来青年人才络绎不绝,饱览产业发展新气象。城市之变,往往如奔腾江水、气势磅礴。

  “春江水暖鸭先知”,首先感受到切身变化的,是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今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半年多的时间,蜕变发生在城市的方方面面,改变每个市民的日常点滴:这半年,成都实施“三治一增”,全面加强人居环境建设,天蓝了、水清了,看得见的是生态之变;这半年,城市轨道交通加速成网,比肩世界级城市绿道的天府绿道开工建设,公共出行便捷了、散步的绿道绿地丰富了,是走出来的品质之变;这半年,成都启动中心城区“三年攻坚”建设计划,家门口新建了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把头疼脑热解决在最前端,是体会得到的宜居之变;这半年,天府文化周、诗歌音乐季、创意设计周相继拉开帷幕,成都屡屡登上城市竞争力的榜单前列,孕育千年文脉的城市浸润了天府文化的涓涓新流,响亮的美誉度是听得到的文化之变。

  城市之变,于细微处还原城市治理的人本逻辑,于平凡处感受城市温度的提升。正在冲刺世界城市的成都,不仅保留了蜀风雅韵独有的温情和气质,还通过公共服务、城市配套、生态环境、人文氛围的不断改善,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向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进发。

生态之变

  从环境治理走向系统性革命

  离2017年结束还有24天的时候,成都为所有市民送来一份弥足珍贵的新年礼物。截至12月7日,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30天,提前24天完成省政府下达的2017年度优良天数目标任务。毫无疑问,这是自2013年国家实施新空气质量评价标准以来,成都创下的又一最高水平。

  由于受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限制,秋冬季历来是四川盆地重污染天气的高发期,但今年冬季,成都人朋友圈里晒出了蓝天碧水,还有全家在草坪上晒太阳、拍银杏的照片。碧水蓝天、森林环绕、绿树成荫在这个冬季给成都增添了一抹亮色。

  改变源于党代会提出的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坚持把生态文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构建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加快推动生产体系、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绿色化,明显改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生态之变首先抓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污染防治实事上。6月,以“治霾十条”为代表的四个“十条”相继出台。仅仅是治霾,成都就从源头治理、分类治理、协作治理提出了十个方面的47条细化措施,以铁的决心、铁的手段,促进成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进入秋冬,“秋冬季攻坚行动方案”紧急出台,再次加大对重污染天气的治理力度。露天焚烧常态化管控、城市扬尘综合治理、坚决淘汰黄标车、重点排放企业错峰生产……招招发力,让企业和市民共同参与到这场全民的蓝天保卫战中来。

  全民共治,是生态之战里最鼓舞人心的场景,不仅在治霾中发挥效应,还蔓延到了治水等环境治理、生态修复重点领域。55岁的退休阿姨杨艳华每天都要负责巡查摸底河从金凤路到同怡路的河段,带上手机、爬坡上坎、搜寻排污口是她的日常工作。今年4月,她当上了金沙遗址社区的河道水环境市民监督员,也就是“河长”。这样的“河长”,成都在2017年要实现全市江河湖库的全覆盖,早在7月份,市、县、镇、村四级河长已基本配置到位,合计上万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由全民共同守护。

  在生态文明观的引领下,生产体系、生活方式也在向绿色经济转变。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今年成都市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截至今年10月,全市公交车、公务车、城市环卫车、物流车、私人用车等领域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2.6万辆。其中2017年1~10月新增8003辆,预计年末推广12000辆,比2015年呈2倍增长。成都的生态之变,由单纯的环境治理,拓展为一场新发展理念下的经济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方式等系统性革命。

  品质之变

  交通体系的快慢之间

  成都曾以悠闲的城市氛围为人所知,“慢生活”似乎是成都的一张标签。但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会明显感到它正在加速。

  成都变“快”了:12月6日,伴随着西成高铁和地铁7号线的开通,成都对外交通大动脉打通,同时市内轨道小血管成网。对外,成都去西安,只要4个小时的高铁车程,对内,去市区东西南北,都有了快速通畅、换乘便捷的地铁。成都交通迈向内联外通的新时代。

  这是成都今年开通的第3条地铁线路,6月2日,地铁4号线二期开通,地铁线路延长至温江;9月6日,地铁10号线一期开通,搭乘地铁赶飞机带来市民出行全新体验。随着7号线的正式开通迎客,成都地铁线路正式成网,成都地铁开通里程将达到179公里,日均客流量预计将突破300万人次。

  目前,成都地铁11条地铁线路同时在建,建设里程368公里,建设强度位居全国前列。这样的飞速建设,是朝着“2022年地铁开通运营里程达到600公里以上,基本形成半小时轨道通勤圈”的目标奋进的。7号线的顺利开通,无疑为优化轨道交通线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但同时,成都也在放慢,以更有品质更有活力的形式诠释慢生活的内涵:今年9月,随着天府绿道锦城绿道启动建设,上万公里绿道系统在成都渐次铺开。未来,成都全域将形成“一轴两山三环七带”的区域级绿道1920公里,以及城区级绿道5000公里以上、社区级绿道1万公里以上。按照“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的规划理念,市民可以走进去、慢下来,享受生态宜居的美好。正在加快构建和完善的慢行交通系统,还将形成约4800公里以上的自行车交通网和4500公里以上的步行交通网,营造公交出行、慢行优先的绿色出行环境。

  绿道,既是“轨道+公交+慢行”的绿色交通体系,又是全民健身的开放式健身地;既促进城市生态修复,又开创性建设城市通风廊道;既提升产业能级,也吸引高素质人才、促进创新创业;既弘扬天府文化,也为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打下坚实基础。这样的绿道,带来的是成都人寄情山水的愿望,也是城市品质的提升,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有了一个安全、便捷、舒适、高品质的慢行交通环境。

  这样高品质的生活环境,才真正呼应了党代会提出的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要求。

版权所有:成都鼎城好房房屋经纪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三段2号 / 高新店:高新区天府大道1488号

公司电话:028-88855955  传真:028-88855955

本站法律顾问单位:成都鼎泰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28-88855955(24小时)

客服热线:
028-88855955(24小时)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人才招聘| 广告投放|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公司简介| 友情链接| 站内地图

Copyright © 2003-2024 蜀ICP备1201443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704号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028-88855955(24小时)

全国免费客服热线
028-88855955(24小时)